Page 406 - 唯識藏_14
P. 406
故此中略而不說由得蘊故,滅及作 非滅、道? 至了別執持,名為識食。生滅二相、永斷、遍知,準上應知。 瑜伽論》五十六說;乃至漸衰頓滅,名為老死。諸食自相:分段而吞,名為段食;乃 所知故,名之為法。緣起自相:智所對治 處自相:能見色故,名之為眼;眼所見故,名之為色;乃至能知法故,名之為意;意 相。如是二相,遍於生滅。永斷、遍知,如下領解中說。 、集相,永斷集諦苦煩惱故,遍知苦諦生死果故。或可所有自相者,即是自相、差別 質礙,識
解云:前品欲辨現觀有差別故,具說四諦。今此品中,有性、無性二教差別,是 問:如何〈勝義諦品〉以六相分別蘊等,具說四諦;於此品中,但說苦、集,而 此即第二、類釋三門。謂如蘊中所說五相,十二處教、緣起、諸食應知亦爾。謂 如說諸蘊,諸處、緣起、諸食亦爾。
解深密經疏卷第十四
① 是了別。生相、滅相,即是通相,色等皆有生滅相故。永斷、遍知,即苦
③ 證。
② ,別有心所,覆蔽為性,名為無明,如《
3
9
9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