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8 - 唯識藏_15
P. 158
後答。 止觀門;三、分別五種散動門;四、止觀所治十一障門。此即初也。於中有二:先問 取種子名為麤重。若廣分別,如〈勝義諦品〉已說。 別體故,名為非異;斷不斷異,故名非一。二者、二障種子通名麤重。雖有二種,意 相縛體,由第七識,餘眼等識於所緣相不得自在。若依此說,相之縛故,名為相縛。 有漏相,令彼見分不得自在,名為相縛。此即相是縛,名為相縛。一云、第七末那為
言五繫者,依《成實論》,名五心縛。煩惱惡法,纏心不捨,故名心縛。一、貪 此即問也。於五繫中,幾是止障?幾是觀障?幾是俱障? 「世尊!如佛所說五種繫中,幾是奢摩他障?幾是毗鉢舍那障?幾是俱障?」 自下第十五、止觀諸障差別門。於中有四:一、五繫能障止觀門;二、五蓋能障 言麤重縛亦有二種:一、有漏法上無堪任性,名麤重縛。與有漏法非一非異:無 如來正說,解脫二縛以為其業,所謂相縛及麤重縛。言相縛者:一云、相分,由 「善男子!此能解脫二縛為業,所謂相縛及麤重縛。」
解深密經疏卷第二十五
7
4
4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