業者,如此等,應知解釋初句。 謂於一切眾生利益安樂意。此利益安樂意文句,別有十六文句所顯業應知。解說十六 心。 生由我利益,信受正教,當來得無上菩提?為此善意故,行法、財二攝,是名無染汙 攝眾生,是名真實財攝。
釋曰:更以一偈顯前所說德因摠別義。 論曰:此中說偈: 釋曰:初句明利益安樂,所餘十六業及十六句皆是利益安樂別義,故以別釋摠。 論曰:與如此等法相應,說名菩薩。由如此文句,前說初句應知。解說初句者, 釋曰:由此人攝持菩薩心,能作一切眾生利益事,不為眾生敬事於我。云何彼眾 論曰:先恭敬行菩薩心,謂無染汙心。
攝大乘論釋卷第六
2
5
5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