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12 - 唯識藏_18
P. 312
;而不速求涅槃,異二乘。 求,是二方便。能通達苦,異凡夫;入苦而不厭怖,異二乘。能通達涅槃樂,異凡夫 方便故,善通達法界。謂能通達生死苦,而能恒入,是二方便;能通達涅槃,而不速 界。二、如來安立十地,約法界有十重,從初通達乃至上地,皆善通達。三、約四種 人等,由此通達如來所說一切三乘三藏。菩薩如理釋文,是故由文能令自他解真如法 菩提。又障名攝,謂三煩惱。如此等義,說名為地,以是地所攝故。 地因名攝,謂福德、智慧二種資糧。又所攝名攝,謂所利益眾生。又果名攝,謂無上 未曾得大用及出世心,得時有大欣慶,故名歡喜。 他,於眾行中無難行者,此心於方便中最勝,以為眾行根本故,故初地從此立名。又
釋曰:即明第四、得勝通達果。勝通達有三義:一、由得四依故,菩薩依法不依 論曰:善通達法界, 地,即明第三、得勝果。住攝是地義,出離真如是地體,住於此體,故名勝果。
攝大乘論釋卷第八
3
0
0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