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13 - 唯識藏_18
P. 313
所思量而作,故名為用。復次,求得三事為意,謂未下種令下種,未成熟令成熟,未 一切眾生平等起般涅槃心。復次,由菩薩已得自他平等,求滅他苦,如求滅自苦。 四、無倒。由此四義故,於眾生得平等恩養心。復次,如菩薩於自身起般涅槃心,於 以定為胎;四、以大悲為乳母;五、以諸佛為父。由此等義故,說得生佛家。 又令他成佛故。復次,佛子有五義:一、願樂無上乘為種子;二、以般若為母;三、 壞捨命。復次,是人由入此勝相決定,應續十方諸佛種性,令不斷絕,以自應成佛,
釋曰:即明第七、得勝意用果。菩薩若欲有所為作,必先思量,故名為意;後如 論曰:得一切菩薩心平等, 釋曰:即明第六、得勝恩養果。恩養有四種:一、廣大;二、最極;三、無邊; 論曰:得一切眾生心平等, 釋曰:即明第五、得勝定位果。由入此勝相,是人決定應破無明 論曰:得生十方諸佛如來家,
攝大乘論釋卷第八
3 㲉
0 ,不於卵中爛
0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