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 - 唯識藏_18
P. 33

分別。二無分別,異相如此。三種佛身是無分別智果。若離自性身,法身不成,譬如  名依慧學,此智若約聲聞,無四倒分別,名無分別;若約菩薩,無一切法分別,名無  身、應身、化身,此三說名無分別智果相。  名心學相。無分別智,說名慧學相。無住處涅槃,說名學果寂滅相。三種佛身:自性  能生唯識道,故說是入三性因。菩薩已入地,出世清淨六波羅蜜,即是入三性果。  果相。  、分別性;三、真實性:說名應知相。唯識教,說名應知入相。六波羅蜜,說名入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釋曰:於地中有三種修觀,說名三種依學。此學果即是滅,謂滅三障。無分別智  論曰:菩薩所受持守護禁戒,說名於修差別戒學相。首楞伽摩、虛空器等定,說  釋曰:出世十種菩薩地,是名入因果修差別。  論曰:菩薩十地,說名入因果修差別相。  釋曰:何以故?由唯識道,得入三性,願樂位六波羅蜜雖是世法,能引出世法,
              攝大乘論釋卷第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   28   29   30   31   32   33   34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