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1 - 唯識藏_28
P. 291
不同,文繁稍異,所以不引。六意樂,三作意攝:一、愛重;二、隨喜;三、欲樂。 善好」,此異名也。 不希有情報恩,名無染;彼論約有情自得勝果,名大志。第六彼名「純善」,此名「 熟,名「無染」,是此論意;迴施有情,皆得勝果,是名「大志」,是彼論意。此論 修習,遠至菩提,無一剎那有退斷等,名為廣大,無差別。 遍捨施一切有情猶無厭足,即前體上約義不同,名無厭意樂,即長時之異名。約長時 名廣大,其實亦是無厭足;則此以無間修亦名為長時意樂,即無厭足異名也。此論約 ,於熾火中常乏諸具,一切威儀行六波羅蜜,無有厭足。約一一剎那故捨一切義,初 各有異意。彼論約奉施如來,從初發心乃至成佛,一一剎那,捨一切身命,一一剎那
此六意樂,近六到彼岸;一一作意皆通意樂故,亦近六到彼岸。其餘少分,大有 論第四名「恩德」,彼論名「荷恩 此論初明無厭,次明廣大意樂;彼論初明廣大,次明無厭法體。二論不同,立名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四
① 「恩」,底本作「思」,今依據卍續本改作「恩」。
① 」,此異名也。施有情時,不希報恩當來異
8
2
2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