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8 - 唯識藏_35
P. 308
一百零八向世尊問答外,另有四十一段,計分為四十一門,而第一段諸識生滅門,和 唐譯為順;在義理上說,以宋譯為精。而古德註疏,以四卷為多。內容除大慧菩薩提 ,唐實叉難陀譯。三、《入楞伽經》十卷,元魏菩提流支譯。這三譯在文字上說,以 意思就是說,心外無一法,八識所緣的境界,都是八識自己親變的相分。 因為唯識的境、行、果,在此經說得非常的圓滿。經云:「諸識所緣,唯識所現。」 《解深密經》為最根本,所以研究唯識學的人,最好是把《解深密經》去精熟研究, 宋求那跋陀羅譯。五、《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》,劉宋求那跋陀羅譯。 。三、《佛說解節經》一卷,陳真諦譯。四、《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》一卷,劉
一、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四卷,宋求那跋陀羅譯。二、《大乘入楞伽經》七卷 《楞伽經》在中國也有三種譯本: 這五種譯本,以玄奘法師所譯的文義最精。唯識學雖然是依據六經十一論,但以 一、《解深密經》五卷,唐玄奘譯。二、《深密解脫經》五卷,元魏菩提流支譯 【講】 解深密,入楞伽,並密嚴,四來華。
相宗十講
除了《華嚴經》之外,還有一部《解深密經》,中國現有五種譯本:
2
9
9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