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97 - 唯識藏_37
P. 197

修行,終未覓得,故疑自己是否有內外障緣,故作如是觀行。」這段話表面上是匯報  ︰「汝為何如此修行?」答︰「弟子愚魯,軌範師所教『離蘊不可說我』之理,遵循  出自已的軀體,雙目眨動,向四方探視,而終無所得。  說我」。自以為必有內外障緣,於是白天在陽光開朗之際,夜晚在燈燭照明之下,露  給探索「不可說我」的秘訣。他遵師教,修了一段時間,竟未能找到所謂「離蘊不可  象。當他求軌範師教其修禪定斷煩惱之道時,師教其修「離蘊不可說我」之說,並教  繼拜佛教小乘犢子部軌範師浪波晉為師,法名厥吉浪波,舊譯為陳那、大域龍,或方  繼承了前人的學說,又有獨特的創見,所以後之學者把陳那以後的因明叫做新因明。  過世親,對因明有劃時代的巨大貢獻。《集量論》是他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這種奇怪的修法,遭到了同道們的非議,並把這些情況稟告了軌範師。師問道  約於公元六世紀,陳那出生在南印度一婆羅門家庭,幼年先拜婆羅門老師學藝,  《集量論》的作者陳那,是世親門下著名四大弟子之一。他在因明方面的造詣勝
              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集量論略解序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編輯部
              3
   192   193   194   195   196   197   198   199   200   201   2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