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8 - 唯識藏_附錄
P. 208
可看到相當大的發展。它最顯著的地方,是常自在地使用「所取、能取」、「虛妄分 親所作。 體形式宣揚基於唯識說的大乘教理,乃是本書的趣旨所在。
本書的架構,原封不動地採用《瑜伽師地論》中〈菩薩地〉的架構,但在思想上 本書是由頌和長行(解釋用的散文)構成的,但據說頌是彌勒所作,而長行是世 根據本論的梵文名稱,本論名為「大乘的莊嚴」,欲以 內容 漢譯 著者 梵名 釋而整理成書的,就是玄奘譯《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》十六卷。 ,據說頌是無著作,而長行是世親作。後者是無著作。由安慧在它之上附加師子覺的注
唯識藏附錄
五、《大乘莊嚴經論》
: :唐波羅頗密多羅譯《大乘莊嚴經論》十三卷 :頌 :
||
彌勒,注釋 Mahāyāna-sūtrālaṃkāra
||
世親
alaṃkāra (莊嚴)這種文
1
9
9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