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12 - 唯識藏_附錄
P. 212

二、末那識  唯識無境說建立新的理論根據。即將精神活動分成三種,一、阿賴耶識  中也提到十大論師的許多見解。  者很有助益。請參照參考書目)。  為本書做注釋(安慧的注釋書是其中之一,有梵本流傳。它的日譯也已問世,對研究  對後世的影響大到難以估計。據說世親自己沒有為本書做注釋就去世,但許多後人競  年最後的著作。本書雖採取簡潔的頌的形式,但卻是它以前的唯識思想的集大成。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書的內容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,是世親在本書使用「識轉變」這個新概念,為  又法相宗所依聖典《成唯識論》,乃是護法對本書《唯識三十頌》的注釋書。其  就像標題所提示的那樣,本書僅以三十頌,巧妙地敘述唯識的教理。它是世親晚  內容  漢譯  著者  梵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

               思量轉變,三、前六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:   :作為唐玄奘譯《成唯識論》十卷中的頌而被譯出  :世親  :
              =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了別境轉變,並藉此說明八識全部的特質,以
              =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riṃśikā-vijñaptikārikā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異熟轉變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=
   207   208   209   210   211   212   213   214   215   216   2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