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10 - 唯識藏_附錄
P. 210
論》晚製作。 的主張,比《大乘莊嚴經論》更有組識地被整理一番,因此推測本書比《大乘莊嚴經 它的理論架構的概念,是「虛妄分別」、「所取、能取」、「顯現」等。但是,本書 取、能取是不存在的,所以也不是不空)的中道,是在異於中觀派的理論下被主張的。
漢譯 著者 梵名 又安慧也曾為本書做注釋,這個梵本留存下來,成為研究本書所不可或缺的文獻。 據說本書的頌是彌勒所作,而長行是世親所作。和《大乘莊嚴經論》一樣,成為 亦即:這種非空非不空(因為虛妄分別和空性是存在的,所以也不是空;因為所
唯識藏附錄
七、《攝大乘論》
: :無著 :
㈢ ㈡ ㈠
唐玄奘譯《攝大乘論》三卷 陳真諦譯《攝大乘論》三卷 後魏佛陀扇多譯《攝大乘論》二卷 Mahāyāna-saṃgraha
1
9
9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