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2 - 唯識藏_附錄
P. 232
,以心和識為代表。這兩個佛教用語是同義語,但如果將心理活動說為心,那麼就有 來看,那麼也可以認為它是倫理及實踐意義中的根源體吧。 態。 自我存在變善,因為阿賴耶識生出一切事物,所以可以說,所有的存在都達成善的狀 體只充滿善種子時,自我存在(精神與肉體)才完全地、而且根本地變善。不,不只 的善種子所促成的一系列活動,經過幾百次、幾千次反覆地進行,最後當阿賴耶識全 出善的潛在力。此善種子因某個機緣而發芽,接著結果實,最後留下新種子。由這樣 介,能捨惡成善。在阿賴耶識之中,除了惡種子之外,也有善種子存在。善種子是生
根據現代用語,存在大致被分別成精神和物質。這當中,與精神相當的佛教用語 在概說阿賴耶識的基本特質時,想就此再做稍微詳細的說明。 像這樣,所謂阿賴耶識,是指我們轉惡向善的媒介乃至動力因,如果從這一方面 然而,它同時也是我們轉惡為善的橋樑。我們透過阿賴耶識這個存在,以它為媒
唯識藏附錄
二、阿賴耶識、末那識與六識
2
1
1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