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3 - 本緣藏_09
P. 463

彼岸而來,就其乞火,然如是人從生濕木、濕糞水上出力攢火,有能得火與彼人不?  能知見證法及無畏處。譬如有人取生濕木并及濕糞,置於水上,就中攢火,有人故從  無畏之處;然其彼等雖無我相,不獨度身,不受苦惱,雖不受意,不喜不樂,而猶不  及婆羅門恒受苦惱,意不喜者,心不樂處,不能知見,又復不得上仁之法,亦不能證  意欲愛、欲惱、欲熱、欲著,而滅不盡,未得正定,猶有我相,自度一身,彼等沙門  三?一者、所謂若有沙門,若婆羅門,雖復身體不行於欲,而其彼等所有欲中一切心  薩內心思惟三種譬喻,悉是世間希有之事,未曾聞說,未曾睹見,未曾證知。何等為  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象頭  隋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爾時,菩薩從般茶婆山林而出,安庠徒步向伽耶城;既到彼已,登上伽耶尸梨沙

              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,欲攝身心,滅除諸惡;上彼山已,選平整處,在一樹下鋪草而坐。是時,菩
                   ② 「矚」,底本作「囑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矚」。  ① 「亮」,底本作「量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亮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進苦行品第二十九上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458   459   460   461   462   463   464   465   466   467   4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