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 - 本緣藏_18
P. 47
,皆作是語:「彼之檀越愚無智慧,不樂有德,唯貪耆老。」時諸沙彌即說偈言: 僧,次到沙彌,然其不用。沙彌語言:「何故不用我等沙彌?」
時寺中有諸沙彌盡是羅漢,譬如有人觸惱師子,棖其腰脈,令其瞋恚。諸沙彌等 答言:「檀越不用,非是我也。」勸化道人即說偈言: 有檀越遣知識道人詣僧伽藍請諸眾僧,但求老大,不用年少。後知識道人請諸眾 我昔曾聞: 復次,夫取福田,當取其德,不應簡擇少壯老弊。
大莊嚴論經卷第一 莫令墮惡趣。 又於僧福田,誹謗生增減。我等應速往,起發彼檀越, 我等於毀譽,不生增減心,但令彼檀越,獲得於罪過, 所貴能修福,除滅去眾惡,淨修梵行者,是名為長老。 所謂長老者,不必在白髮,面皺牙齒落,愚癡無智慧。 檀越樂如是,不喜見幼小。 耆年有宿德,髮白而面皺,秀眉齒缺落,背僂支節緩,
2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