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5 - 唯識藏_01
P. 105
悔除。如是等,護持修習,長養善法戒,是名攝善法戒。 。親近善人,依善知識。自省己過,知已不犯;隨其所犯,於佛菩薩及同行所,如法 諸善法,心不放逸。念慧護持身口淨戒,守攝根門。飯食知量。初夜、後夜未曾睡眠 口意業,已作當作,一切迴向無上菩提。隨時修習種種勝願,常勤精進供養三寶。於 者,稱揚讚善。一切眾生所作功德,心念口言,隨喜歡悅。有侵犯者,悉能安忍。身 敬師長,禮事供養。有疾患者,起悲愍心,瞻視供給。聞說法者,歎言善哉。實功德 。何者是?謂菩薩依戒住戒,修聞慧、思慧、奢摩陀、毗婆舍那修慧,空閑靜默。恭 優婆夷。在家、出家,隨其所應,是名律儀戒。 戒復有三種:一者、律儀戒;二者、攝善法戒;三者、攝眾生戒。 ,成大果
攝眾生戒者,略說有十一種:一者、眾生作饒益事,悉與為伴。二者、眾生已起 攝善法戒者,謂菩薩所受律儀戒,上修大菩提身口意業,是名略說一切攝善法戒 律儀戒者,謂七眾所受戒:比丘、比丘尼、式叉摩尼、沙彌、沙彌尼、優婆塞、 云何菩薩一切戒?略說二種:一者、在家分;二者、出家分。是名一切戒。一切
菩薩地持經卷第四
9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