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 - 唯識藏_01
P. 23
悲心,欲度脫之,是故初發心是大悲所依。依初發心建立菩薩菩提分法,及眾生所作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故初發心是菩提根本。發是心已,見諸眾生受無量苦,而起 :一者、自性;二者、行;三者、緣;四者、德;五者、勝。 於一切眾生,悉捨惡行;於世間、出世間,正願為上、無上。如是當知初發心有五相 初發心攝受一切菩提善根,為上導,為極巧便,為功德具足,為極賢善,為極真實。 如是發心,求菩薩道,是故初發心名為求行。菩薩緣於菩提及緣眾生而發心求,是故 心,而作是言:「我當求無上菩提,安立一切眾生,令究竟無餘涅槃及如來大智。」 無菩薩種性,雖有一切諸方便行,終不得成無上菩提。 菩薩種性,因緣不具,不能得成無上菩提;離是四法,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
初發心菩薩名為度大乘菩提諸菩薩數,是故初發心,度之所攝。發是心已,漸得 菩薩初發心,是一切正願始,悉能攝受一切正願,是故初正願為自性願。菩薩發
菩薩地持經卷第一
方便處發菩提心品第二
1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