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75 - 唯識藏_2
P. 575
內證境界,是則名為般若波羅蜜。」 是則名為禪波羅蜜;以智觀察,心無分別,不墮二邊,轉淨所依而不壞滅,獲於聖智
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爾時,世尊重說頌曰:
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乾城幻等色,何故非剎那?大種無實性,云何說能造? 如來圓滿智,及比丘證得,諸法性常住,云何見剎那? 修行者正受,金剛佛舍利,及以光音宮,世間不壞事。 若緣彼而起,其因則虛妄,因妄體不成,云何剎那滅? 無間相續滅,而有別心起,不住於色時,何所緣而生? 無明為其因,心則從彼生,未能了色來,中間何所住? 生無間即滅,不為凡愚說,無間相續法,諸趣分別起。 一切法不生,寂靜無所作,諸事性皆離,是我剎那義。 愚分別有為,空無常剎那,分別剎那義,如河燈種子。
5
6
6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