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6 - 唯識藏_04
P. 206
於欲邪行,不與取為大重罪;於不與取,煞生為大重罪;於貪欲,瞋恚為大重罪;於 於綺語,麤惡語為大重罪;於麤惡語,離間語為大重罪;於離間語,妄語為大重罪; 業。串習故者,謂如有一,於長夜中親近、修習、若多修習不善善業。自性故者,謂 、自性故;四、事故;五、所治一類故;六、所治損害故。 益門應知。 失損害;七、引發放逸損害;八、引發怖畏損害。與此相違,依十善業道,建立八利 生;二、損害財物;三、損害妻妾;四、虛偽友證損害;五、損害助伴;六、顯說過 受業應知。 穀、庫藏,皆令充足,由此因緣,彼諸眾生得安樂住。如是等類,是他增上所生現法 慈定菩薩亦爾。若諸菩薩以大悲心,觀察一切貧窮困苦業天所惱眾生,施以飲食、財 佛神力故,無量眾生無疾無疫,
加行故者,謂如有一,由極猛利貪瞋癡纏,及極猛利無貪無瞋無癡加行,發起諸 業增上云何?謂猛利極重業。當知此業由六種相:一、加行故;二、串習故;三 損益門者,謂於諸有情,依十不善業道,建立八損害門。何等為八?一、損害眾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
1
7
7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