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1 - 唯識藏_04
P. 221
?謂語業,餘如前應知。意行云何?謂意業,若在欲界,名福、非福,在上二界,唯 ,說後三種。如是所治差別故,自性差別故,建立六種差別應知。 謂聞、思、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別,如其次第,說前三種;即此所治軟、中、上品差別 所說七無知事,次第應知。於後二無知事摠合為一,起此最後無明黑闇。復有差別, 通攝一切。 、異熟、俱無知,真實義愚攝於佛等乃至道諦無知,增上慢愚攝最後無知,當知義愚 。前十九愚,今五種愚,相攝云何?謂見愚攝前六及於因所生法無知,放逸愚攝於業 攝第六,後一無知攝第七。 ,次三無知攝第二,次三無知攝第三,次三無知攝第四,次四無知攝第五,次二無知 六、染淨愚;七、增上慢愚。前十九無知,今七無知,相攝云何?謂初三無知攝初一
身行云何?謂身業,若欲界,若色界,在下名福、非福,在上名不動。語行云何 復次,無知、無見、無有現觀、黑闇、愚癡及無明闇,如是六種無明差別,隨前 復有五種愚:一、義愚;二、見愚;三、放逸愚;四、真實義愚;五、增上慢愚 復有七種無知:一、世愚;二、事愚;三、移轉愚;四、最勝愚;五、真實愚;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
1
9
9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