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6 - 唯識藏_05
P. 346
,說名為麤,與果俱故。 名種子,亦名為界,亦名為性。又此種姓未習成果,說名為細,未有果故;已習成果 成種姓者,謂先串習善根所得,是名習所成種姓。此中義意,二種皆取。又此種姓亦 諸菩薩六處殊勝,有如是相,從無始世展轉傳來,法爾所得,是名本性住種姓。習所 階級,亦名前導,亦名舍宅。如說種姓,最初發心、所行加行應知亦爾。 ;與此相違,當知速證。又此種姓已說名持,亦名為助,亦名為因,亦名為依,亦名 。又住種姓補特伽羅,若不發心,不修菩薩所行加行,雖有堪任,而不速證無上菩提 正等菩提。由此道理,雖未發心,未修菩薩所行加行,若有種姓,當知望彼而得名持 菩提持。 法為所依止,為建立故,圓滿無上正等菩提,是故說彼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為所圓滿大
若諸菩薩成就種姓,尚過一切聲聞、獨覺,何況其餘一切有情。當知種姓無上最 云何種姓?謂略有二種:一、本性住種姓;二、習所成種姓。本性住種姓者,謂 住無種姓補特伽羅,無種姓故,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,定不堪任圓滿無上
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五
7
9
9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