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4 - 唯識藏_05
P. 344
故。又彼一切,應知本來一向趣寂。 故?唯現身相,為彼說法,不發言故,示現種種神通境界,乃至為令心誹謗者生歸向 念,隨入彼彼村邑聚落,或為乞食。或濟度他下劣愚昧,以身濟度,不以語言。何以 必一向樂處孤林,樂獨居住,亦樂部眾共相雜住。所餘住相,如麟角喻。 甚深緣起道理,樂安住最極空、無願、無相作意。若第二、第三所習部行喻獨勝,不 由第二、第三習故,成獨勝者,名部行喻。 竟證得梵行邊際,證得最上阿羅漢果。當知此中,由初習故,成獨覺者,名麟角喻; 七菩提分法,或證法現觀,乃至得阿羅漢果,或得沙門果,至極究竟,畢竟離垢,畢 漢。復有一類,或依第二,或依第三獨覺道,由彼因緣,出無佛世,無師自能修三十
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四 云何獨覺行?謂一切獨覺隨依彼彼村邑聚落而住,善護其身,善守諸根,善住正 云何獨覺住?謂初所習麟角喻獨覺,樂處孤林,樂獨居住,樂甚深勝解,樂觀察
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四
7
9
9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