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0 - 唯識藏_06
P. 160

其種種成熟方便成熟有情。  意樂引攝正念、慧行而為上首,所有眾多殊勝功德皆悉增盛。諸餘作意皆悉遠離,以  情所有邪行能正通達。為欲令彼得解脫故,攝受廣大福智資糧,心發正願,及即於彼  生性,依於修習彼斷方便性,名如此說:當知是名十種行相四聖諦智所有略義。  、調伏、本母,名由此說;依於現在眾苦自性,依於未來苦因生性,依於因盡彼盡無  詞,如契經說,應知其相。謂依曉悟他,依自內智,依俱處所,名為此說;依於契經  諸有情界及以諸法,如其平等,當知是名十種平等清淨意樂略所說義。  住。十種平等清淨意樂所有文詞,如契經說,應知其相,謂無等覺與諸覺等超過所餘  意樂,由彼平等清淨意樂成上品故,極圓滿故,超過第一增上慧住,證入第二增上慧  上慧住。  如實智焰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是於諦善巧菩薩,於一切行,以慧正毀,於有情界增悲意樂,於前後際愚癡有  如是菩薩住此住中,多分希求智殊勝性,於四聖諦,由十行相如實了知。一切文  云何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慧住?謂諸菩薩先於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已得十種平等清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八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155   156   157   158   159   160   161   162   163   164   1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