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25 - 唯識藏_06
P. 325

分故,無別實物。  癡、精進分故。即如是法離雜染義,建立為捨;治雜染義,立不放逸。不害即是無瞋  攝受眾生時,有不害,此是悲所攝故。  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、精進;世間道離欲時,有輕安;出世道離欲時,有不放逸及捨;  諸法名自性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答:若在定地世間善根,或能對治中品煩惱。  問:何等名中品善根?  答:諸不定地所有善根,或在定地而能對治上品煩惱。  問:何等名軟善根?  答:三世俗有,謂不放逸、捨及不害。所以者何?不放逸、捨是無貪、無瞋、無  問:是諸善法幾世俗有?幾實物有?  答:於決定時,有信相應;止息雜染時,有慚與愧,顧自他故;善品業轉時,有  問:如是諸法互相應義云何應知?  答:謂信、慚、愧、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、精進、輕安、不放逸、捨、不害,如是
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五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7
   320   321   322   323   324   325   326   327   328   329   3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