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9 - 唯識藏_06
P. 479
步,勢力乃盡。又如酢滴其性淡薄,唯能酢彼一滴之水,不能酢多;有第二滴其性稍 ,勢力便盡;有第二水其性稍大,流經兩步,勢力方盡;有第三水其性廣大,流經多 勢力便盡;復有一縷能持多花,多繫花已,其力方盡。又如流水其性微小,流經一步 微小,能持一花,一繫花已,勢力便盡,不復能繫;復有一縷能持二花,再繫花已, 所生一剎那業,亦現法受,亦於生受;或有所生一剎那業,三時皆受。譬如一縷其量 此相違三種因緣起不善業,當知亦成定現法受。或有所生一剎那業,唯現法受;或有 障礙,亦不思量興染汙心,以無有障障彼相續,當知是名相續清淨。 清淨信心,捨清淨財,是名思廣大性。若前生中,於他所施衣服等物,由身語意不為 淨相續究竟,謂阿羅漢及佛為首大苾芻僧
若有於此三種因緣一切具足,當知彼業定現法受,亦於生受,亦於後受。若有與 復次,略由三因緣故,成現法受業。何等為三?一、田廣大故;二、思廣大故;
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
1
4
4
1
1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