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9 - 唯識藏_06
P. 59
聖教,正於三乘令其成熟;若諸有情已成熟者,令得解脫。 伏之;若諸有情憎背聖教,除其恚惱;若諸有情處中住者,令入聖教;若諸有情已入 勸導有情,於能引攝勝妙義利勸導有情,於諸有情柔軟勸導,於諸有情慈心勸導。 勤勸導,乃至建立;慳吝有情,於捨圓滿殷勤勸導,乃至建立。 勸導,乃至建立;犯戒有情,於戒圓滿殷勤勸導,乃至建立;惡慧有情,於慧圓滿殷 利行,是名第三難行利行。何以故?彼於自宗愚癡執故,於正法律憎背執故。 極放逸跡、極放逸處耽著轉故。若諸菩薩於諸外道著本異道邪見邪行諸有情所,能行 執著廣大財位眾具圓滿諸有情所,能行利行,是名第二難行利行。何以故?彼於廣大 能行利行,是名第一難行利行。何以故?彼諸有情難勸導故。若諸菩薩
云何七種?謂諸菩薩安處一分所化有情,於善資糧守護長養,所謂或依下乘出離 云何六種?謂諸菩薩,若諸有情應攝受者,正攝受之;若諸有情應調伏者,正調 云何菩薩一切種利行?當知此行六種七種,摠十三種。 云何菩薩善士利行?當知此行略有五種,謂諸菩薩於真實義勸導有情,於應時宜 云何菩薩一切門利行?當知此行略有四種,謂諸菩薩,不信有情,於信圓滿殷勤
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三
9
9
9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