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0 - 唯識藏_09
P. 170
樂位,一切佛土最微妙清淨為富樂故。六、如來最無染著,出現世間,非一切世法所 永相離故。四、一切如來事無功用成,不由功用,恒起正事永不捨故。五、如來大富 邊六通智故。此中說偈: 。何等為七?一、諸佛於一切法至無等自在,如此修習念佛,於一切世界至得無礙無 深、滅惑甚深、不可思議甚深。 欲甚深、陰滅甚深、成熟甚深、顯現甚深、菩提般涅槃顯現甚深、住甚深、顯自體甚
二、如來身常住,由真如無間解脫一切垢故。三、如來最無失,一切惑障及智障 諸菩薩緣法身憶念佛,此念緣幾相?若略說,諸菩薩依法身修習念佛,有七種相 由此義故,十二種甚深應知,謂生不住業住甚深、安立數業甚深、正覺甚深、離
住二種定中,諸佛無自在。 被障因不具,一切眾生界, 諸惑成覺分,生死為涅槃,得成大方便,故佛難思議。 諸惑已滅伏,如毒咒所害,留惑至惑盡,佛證一切智。 佛一切處行,亦不行一處,於一切生現,非六根境界。 攝大乘論卷下
1
5
5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