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 - 唯識藏_09
P. 24

二意。是中有偈:  識所染生。若以一身所生識,第二是染。境界識義故,取近義故,及不分別義故,明  與意識作生因。第二、意,雜四種煩惱,常共同。身見、我慢、愛身及無明。彼是依  等根不壞者,乃至命不盡,隨順故。未來取身,彼能生取身。是故彼名阿陀那識。  依諸識作因故,說為阿犁耶識。或復眾生依彼為我故,名阿犁耶識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彼亦名心,如佛所說心、意、識爾。是中,意有二種:依近作緣事故,近滅識依  彼以何義故,名阿陀那識?依一切色根  彼亦名阿陀那識。此中有何證?如《相續解脫經》中說:
               心順正義故,常順不相違,一切是同行,說無明不離。  離染無心事,二三是相違,彼無一切處,執成我等義。  無想而起我,生順行無窮,近順起我相,一切是不成。  雜染障無明,同法及諸五,三昧或勝事,說中應成  我不為凡言說此,莫執取以之為我。  阿陀那識最微深,喻如水波於諸子,  攝大乘論卷上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故,及取一切依身事故。如是彼依諸色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患。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   19   20   21   22   23   24   25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