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8 - 唯識藏_09
P. 28

故說五偈:   阿犁耶識如象,性相自體不知故。  故,如生盲,或計為性,或本因,或自在,或自身,或無因,或作者,或計為食者。  ,或言如碓臼,或言如苕箒,或言如石山。如是不通達,不知此二種因緣故,無明障  耳,或足,或尾,或背。彼示已,問象何相,或說言如犁轅,或言如杵,或言如簸箕  者。譬如眾生盲人,彼未曾見象,為彼盲人將示象。諸生盲者,或捉象鼻,或牙,或  因事,或言自身我相因  ,所有依此阿犁耶識生諸法者,此是性差別,種種性分別現緣故。  ,習薰時雖非種種,能生果時,向色器已,無量種種相現諸法種種事。  色,若彼衣浸在器中,爾時彼諸色種種差別見,非一器中故。如是阿犁耶識種種習薰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略說阿犁耶識因事及果事報識一切種子性已,是故三界中攝一切身及一切道。是  是中,迷初因緣者,於阿犁耶識中,或言性因事,或言本作因事,或言自在應化  此是大乘中甚微最細因緣,有二種:一者、性差別;二者、愛不愛果差別。是中
               內外不分明,而說相順事,彼一切真實,說為六種子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攝大乘論卷上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事,或言無因無緣事。第二因緣迷者,復自身計為作者、食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23   24   25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   30   31   32   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