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4 - 唯識藏_09
P. 374

、是用,謂隨是何國土,隨是何諸佛,隨是何眾生,如來依此三種,說修多羅。相者  能了一偈,則得諸漏永盡。  由止故寂,由觀故通,由此四義,生死諸事永得解脫。

                   釋曰:修多羅有此四義:一、依;二、相;三、法;四、義。依者,是處、是人  偈曰:  問:云何一一四種義?  釋曰:若略說三藏,一一各有四義。若菩薩能了此義,則成就一切種智;若聲聞  偈曰:  答:熏覺寂通故,解脫生死事。此明解脫生死是其通用。由聞故熏,由思故覺,  問:別用如此,通用云何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是四種義,是說多羅義。  依故及相故,法故及義故,  具解成種智,一偈得漏盡。  經律阿毗曇,是各有四義,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四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   369   370   371   372   373   374   375   376   377   378   3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