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5 - 唯識藏_09
P. 415
由法是相好莊嚴因故,如妙寶想;由法是滅煩惱病因故,如良藥想;由法是神通自在 、如良藥想,除病義故;三者、如財物想,不散義故;四者、如涅槃想,苦滅義故。 故。如《梵天王問經》說,菩薩求法,具足四想:一者、如妙寶想,難得義故;二者 者,相好因故。為非色者,滅煩惱病因故。為神通者,自在因故。為正法者,無盡因 ,謂信行地;十二者、少慢求,謂初七地;十三者、無慢求,謂後三地。 ;九者、得身求,謂初地至七地;十者、滿身求,謂八、九、十地;十一者、多慢求 七者、無身求,謂聞思慧,無法身故;八者、有身求,謂修慧,有多聞熏習種子身故 ,謂初增長信者故;五者、無障求,謂上意求者故;六者、神通求,謂廣大求者故; 謂在佛邊受法流故;三者、廣大求,
釋曰:求法有四因緣:一、為色;二、為非色;三、為神通;四、為正法。為色 已說求法差別,次說求法因緣。偈曰: 釋曰:求法有十三種差別:一者、增長求,謂以正聞增長信故;二者、上意求,
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五 相好及病愈,自在無盡因。 為色為非色,為通為正法,
4
0
0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