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智,應如所說法,隨順修行,是名隨法。 此二智故,亦能通達人、法二種無我。為成彼智故,如說隨法行者,菩薩為成就彼二 猶如 法二種無我,能知三種三昧,離邪離正,如此則名知義。
偈曰: 釋曰:此偈明菩薩隨法。凡夫有二智者,謂知義智、知法智。即通二無我者,由 偈曰: 栰 釋曰:此偈明菩薩知法。初學菩薩得知義已,次應知法,謂能知修多羅等經法, 偈曰:
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六 成就彼智時,出世間無上, 為成彼智故,如說隨法行。 凡夫有二智,即通二無我, 喻,不得但聞而生歡喜。何以故?是法應捨,譬如 聞法不應喜,捨法名知法。 如是知義已,知法猶如
栰
,
栰
故,是名知法。
4
1
1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