俱作故。五亦成智聚者,復由般若能迴向故,一切諸波羅蜜皆成智聚。 波羅蜜即為智聚體。餘三二聚因者,應知忍辱、精進、禪定三波羅蜜通為二聚因,由 於生死中作勝報成就因;由智聚故,於彼勝報作不染汙因。是故菩薩勝相無等。
偈曰: 問:云何名聚?云何聚業? 釋曰:初二為福體者,應知施、戒二波羅蜜為福聚體。第六即是智者,應知般若 偈曰: 問:二聚攝六度云何? 釋曰:福智為二聚者,二聚,謂福聚及智聚。勝報亦不汙者,諸菩薩由福聚故,
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 正修及數修,資善名為聚; 餘三二聚因,五亦成智聚。 初二為福體,第六即是智, 一切諸菩薩,勝相皆如此。 福智為二聚,勝報亦不汙,
5
2
2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