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2 - 唯識藏_09
P. 62
弱不瞋恨喜精進;行現相作、憶持、無分別方便行;無分別及有分別,及藉彼得智。 、作眾生益戒;作惡忍、羼提忍、苦羼提法思惟忍;苦羼提勇猛精進、行精進、不怯 薩心修故,聞已發一好心,彼功德量等功德,及一切惡作障消滅,何況菩薩。 波羅蜜修不離者,乃至坐道場,如是菩薩六種心所攝希求意行修。若此六種心所攝菩 隨喜心令修。若彼菩薩,一切眾生六種心所攝六波羅蜜修事,希求如記,六心所攝六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此是菩薩真心。如是六種心所攝故,修樂喜心。 報,此是菩薩大心。若彼菩薩,彼如是六波羅蜜修集善根,與一切眾生同發願,向阿 ,此是菩薩作益心。若彼菩薩,彼如是六波羅蜜所集善根,迴發願令一切眾生得愛果 此是菩薩喜心。若彼菩薩作益眾生,於六波
云何此諸波羅蜜諸障,一切煩惱攝事知?彼相、彼因及彼果。 云何此諸波羅蜜攝事應知?此諸波羅蜜攝一切善根,彼相、彼隨順及彼因氣故。 云何此諸波羅蜜有差別?以三種相應知:法施、財施及無畏施;止戒、攝善法戒 若彼菩薩六種修心行行者,彼餘無量諸菩薩,彼善根令隨喜,如是菩薩六心所攝
攝大乘論卷下
① 。若彼菩薩喜心故,彼六波羅蜜所作眾生益,非彼眾生以得此益故,
4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