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4 - 唯識藏_09
P. 64
智,一切陀羅尼、三昧門藏故,如雲如虛空上煩惱障滅故,法身滿故。 相不動故。何故第九地名為善慧?得上辯才智故。何故第十地名為法雲?雜念一切法 羅蜜行現作故。何故第七地名為遠行?有功用行盡至故。何故第八地名為不動?一切 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,合此難合令相應故。何故第六地名為現前?因緣智依,般若波 第四地名為焰?菩提分法燒一切障故。何故第五地名為難勝地?超菩提分故,由真諦 戒垢令遠作故。何故第三地名為明?作不動三昧、三摩跋提依故,大法光依故。何故 九地中依智自在義故,第十地中依業自在義故,依陀羅尼三昧門自在義故。是中有偈: 差別義故,第七地中無勝無劣義故,第八地中相自在身義故,及世界自在依義故,第
云何此諸地得智?有四種相:得信地,信故 何故初地名為歡喜?彼初故,自益他益堪能成德義故。何故第二地名為離垢?破 然此無明,諸聲聞不雜,諸菩薩中雜。
法界中無明,二種及以十,十地有障故,對治說諸地。 無煩惱染淨義故,乃至不異義,不勝無劣義,依第四自在。 上義及因上義故,不攝義及身相續。 攝大乘論卷下
① 行;得順地,十種法行得故;證得
5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