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2 - 唯識藏_09
P. 72

喜故;捨離眾生益,捨離無餘涅槃界處。  故;捨離未得正諸菩薩妄念分別處故;捨離世間、涅槃二邊處故;捨離唯滅煩惱障處  故,能滿修行。彼云何以不住故,能滿諸波羅蜜?捨五  現分別故。釋成無分別智義故,復說餘偈:  知足、不顛倒、無分別無謗故。藉彼得智亦有五種:證得、憶念、差別、雜、成就時

               聲聞乘及菩薩乘中有何勝差別?有五種相勝故:無分別勝故,唯陰等法無分別故  般若波羅蜜中無分別智及無優劣,如《大品經》說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,以不住  是中,無分別功用行有三種:因、現相、取生差別故。無分別智亦有三種:少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智行分別中,及現一切義,應知無義事,彼記永所無。  成就此智慧,勇健得禪定,一切法正依,及見如是義。  菩薩得神通,彼以信力故,地等如是無,隨善者覺見。  義及成就義,彼智無分別,彼無即無佛,得事即不成。  過去如夢等,無差亦有二,非有而作念,彼念順義故。  餓鬼畜生人,諸天如羅漢,等同意差別,得成諸塵義。  攝大乘論卷下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種處故:捨離外道我見處見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67   68   69   70   71   72   73   74   75   76   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