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2 - 唯識藏_11
P. 112
四種義,或三種義。 彼故,名善入瑜伽。 施設一切諸法自相、共相、因相、果相,如是等論。 一切取斷遍知論者,謂欲取、見取、戒禁取、我語取斷遍知論。立正相論者,謂無倒 謂能引無義利者;非一切樂悉不習近,謂能引有義利者。如樂,苦亦爾。如是等論。 非不異,非我、非無我,非常、非斷,如是等論。非一向論者,非一切樂悉應習近,
九種義者,已如〈攝事品〉中說。 論曰:攝一切義故者,由此論中攝一切義,謂九種義,或十種義,或五種義,或 云何此論具四淨德?頌曰: 由具四淨德者,欲顯此名,如義建立。 清淨義應知者,應知建立能顯不共德第二名。 亦善入瑜伽者,有四種瑜伽:一、信;二、欲;三、正勤;四、方便。此論善順
易入故入已,行不失壞故。 攝一切義故,彼外不壞故, 顯揚聖教論卷第五
1
0
0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