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1 - 唯識藏_11
P. 181
此五種法故,則五種殊特法成就顯現。何等為五?謂諸菩薩以因利他苦即為己樂,是 悟入;五、具足不思議威德。如是五法,非餘有情所共有,故名為殊特。 受大苦;三、於多煩惱難調有情,善能解了調伏方便;四、於極難解真實義理,能隨 五?一、於一切有情,非有因緣,而起親愛;二、唯為利益諸有情故,常處流轉,忍 依苦,究竟永盡,應知。 有情,諸佛如來暫時示現入般涅槃,非是究竟。究竟滅者,謂一切煩惱及彼習氣及所 作利益事,流轉不息故。 、未解脫,諸佛如來化轉不息。究竟轉者,如無盡不可思議諸佛威德明轉,為諸有情
非殊特者,謂諸菩薩修學無上正等覺乘時,有五種非殊特法。菩薩摩訶薩由成就 論曰:殊特者,謂諸菩薩修學無上正等覺乘時,有五種殊特之法,應知。何等為 功德多種者,嗢拕南曰: 滅者,有二種,應知。一、暫時滅;二、究竟滅。暫時滅者,於已成熟、已解脫
顯揚聖教論卷第八 報恩與欣讚,不虛方便行。 殊特非殊特,平等心利益,
1
6
6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