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20 - 唯識藏_11
P. 520
、方便依止為體。雖有五意,亦不出四義:前兩是方便緣緣;次一是正方便;第四是 能生智,取能生之境為方便體也。第三、方便正行為體。第四、方便共利為體。第五 也。無上智者,於信比證至四智中最究竟故。故菩薩方便,異於二乘。 智。此智非有為,以真如為體故;非無為,以知見為體故。 此兩行,則通能自他俱利,是名觀眾生事也。五、為求無比無上智。無比者,謂如來 ,滅除生死,則同二乘;若菩薩但觀眾生,不滅除生死,則同世間凡夫父母等。若翻 ,伏二乘智。是名正勤差別功用也。四、由觀眾生事,滅除生死者,若菩薩但觀自利 死,故勤修智。伏智者,為異二乘,若修偏智,則捨生死,不能自利利他,故起正勤 ,教化眾生,是故菩薩勤攝留惑。修智者,為異凡夫,若無智人,則被染汙,
此五方便,即有五意:第一、方便真諦為體。第二、方便俗諦為體。此二並據境 釋曰:非無為,知見為體故者,異於小乘教,佛入涅槃後,無復知見,無所為作
三無性論卷下
5
0
0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