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3 - 唯識藏_12
P. 333
次第應知。隨其惑障生起之時,應次修習。在於何時,復修何相?且辯策舉相。若心 。何故此二名長善方便?能長善法之方便故。 者,或時但有寂處而無眾觀,或有眾觀而非寂處,或時俱有,應知即是止觀雙運。 諸觀故。於寂止處,所有眾義依仗於字,謂緣眾義而起觀察,名為眾觀。名一二分定 二俱相屬著,即奢摩他及所緣字。是依奢摩他,得毗鉢舍那;依於字處,所有諸義起 ,故名奢摩他。異此便無。
釋曰:為答前問,求淨定者修三種相。云何為三?謂止、舉、捨。復云何修?隨 云何令方便法得善清淨耶?頌曰: 又奢摩他、毗鉢舍那有二種障,謂麤重障及見障。應知二定是此對治,如次應配 次據毗鉢舍那法明其定義,說次一頌。謂依多境,名為眾觀。所言彼者,謂與彼
六門教授習定論 定者修三相,不獨偏修一,為遮沉等失,復為淨其心。 遠離於沉掉,其心住於捨,無功任運流,恒修三種相。 若心沉恐沒,於妙事起緣,若掉恐舉生,厭背令除滅, 此清淨應知,謂修三種相,寂止策舉捨,隨次第應知。
3
1
1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