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3 - 唯識藏_12
P. 93

揭示之唯識中道義,乃依境、行、果之次第鋪陳。  、習起無上,比之二乘,詳述大乘殊勝之所由。  說五種果報差別,若廣說,則有十種。無上乘即是大乘。此品依修行無上、境界無上  即修學三十七道品。住,即修行人所住,乃指修道階位。得果品則依前所修所住,略  為諸法之根本真實,依此觀察一切法,歸結為十種真實。  又可攝為二種,即煩惱障與一切智障,二障斷時,眾障皆除。第三之真實品係以三性  無相為相。第二之障品包括障礙證果,障礙出離生死及修學三十七道品等。所言諸障

                    本論今收錄於《高麗大藏經》第十七冊、宋版《磧砂大藏經》第十六冊、清版《  又唐代玄奘大師譯有《辯中邊論》三卷,與本論為同本異譯。  此中,初二品是所觀之境,次三品是所修之行,後二品是所證之果,故知本論所  卷下四品,即對治修住品、修住品、得果品、無上乘品。對治修,即修對治,亦
              中邊分別論題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、現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存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   88   89   90   91   92   93   94   95   96   97   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