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72 - 唯識藏_14
P. 572
後說。或可止觀略故,先明;十度是廣,所以後說。 ,後〈地波羅蜜〉明十地、十度。於二品中,止觀是總,所以先明;十度是別,故在 別瑜伽」。 ,以奢摩他、毗鉢舍那平等運道說名瑜伽。於此品中,廣明正觀瑜伽之義,故名「分 ,瑜伽境故,瑜伽果故,詮瑜伽故,亦名瑜伽。非正瑜伽。 ,引正果故。 或說有為、無為功德皆名瑜伽。具上義故。如是聖教亦名瑜伽,稱正理故,順正行故 ,就諸經論就相隨機,種種異說。或有處說力、無畏等不共佛法說名瑜伽,如是乃至 謂一切果更相順故,合正理故,順正教故,稱正因故,說名瑜伽。此果瑜伽雖通諸果 是乃至復說菩薩所有殊勝慧、悲平等雙轉名為瑜伽。具上所說四種義故。果瑜伽者,
就止觀中,文別有二:初正釋止觀;後「爾時,慈氏」下,明依教奉持。前中有 上來四品辨所觀。次有二品,釋能觀行。於中有二:初〈分別瑜伽〉明止觀行門 解云:彼論雖有兩說,此經瑜伽當第二說。於諸行中,止觀為體,同《六處經》 一云:正取三乘觀行說名瑜伽,數數進修,合理順行,得勝果故。境、果、聖教
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九
5
6
6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