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理趣,故我不說有其異性,真如同故。
自下大段第二、依教奉持分。於中有二:先問後答。 此頌「又於諸」已下,乃至「此中密意」。廣釋一乘,如前第四卷中已說。 謂此二種互相違,愚癡意解成乖諍。 頌上「於中」乃至「一類損減」。 如言於義妄分別,或有增益或損減, 自下第二頌,頌上一乘。此頌「佛告」至「乘差別」。謂於下聲聞及上如來,同 宣說諸法種種性,復說皆同一理趣,謂於下乘或上乘,故我說乘無異性。 上來正頌已訖。後有二句,勸學大乘,令取大覺。或可二句,生起二頌。 解云:向所對治義已攝故,故不別頌。 問:如何不頌諸隨眠等?
解深密經疏卷第三十三
1
0
0
1
1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