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9 - 唯識藏_15
P. 419

求樂,自為身故,愛其所說。一切二乘雖不貪世樂,自為滅苦故,求涅槃樂,不能為  ,已勝餘子;又如國王太子雖未即位,勝諸大臣有位富貴者。何以故?一切眾生皆自  七十八云:「阿羅漢、辟支佛雖漏盡,不如初發心菩薩。譬如轉輪聖王太子雖在胎中  諸善功德。凡夫發心,即勝二乘,何況地上菩薩為利眾生,故起煩惱。故《智度論》  作皆勝。  來菩提,乃有如是大功德利,或可現在,或可三世,諸佛菩薩功德利故,能令菩薩所  無性釋云:「不能招苦,故無有罪,能助道故,生無量福。」  大乘》云:「菩薩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,而無有罪,生無量福,速證菩提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、歎菩薩德。菩薩生起煩惱善根,尚勝一切異生、二乘所有善根,何況其餘  令諸菩薩生起煩惱,尚勝一切有情、聲聞、獨覺善根,何況其餘無量功德。」  第二、菩薩讚歎。於中有二:初歎佛德,後歎菩薩德。此歎佛德。謂菩薩所求未 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:「甚奇!世尊!無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,
              解深密經疏卷第三十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414   415   416   417   418   419   420   421   422   423   4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