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2 - 唯識藏_16
P. 62
皆寂滅,故曰若有若無有,是二悉俱離。 涅槃。遠離覺所覺者,或直以無佛無涅槃釋之,是為無有,未為無無。究竟而言,二 一切眾生即涅槃相,不可復滅。」惟其即涅槃相,故無涅槃佛;以不可復滅,故無佛 雖近,能離實遠,凡偏小二見,無不離也。人法無我及二障義,至後當明。 異,具如大乘十喻云云。離斷常者,文義本出《阿含》有離斷常中。今文言之,所離 三界,可也。但眾生未悟,如來哀之,為是興大悲心,垂世設教。如幻夢等,理一義 故曰猶如虛空華。既曰空華,則非有非無,此智所以不得有無。由是而言,雖佛不在 名為佛,則無次第之異也。 之。障離即覺,覺即涅槃,若猶存能所,非本來寂滅,故卒離覺所覺。此五圓離,方 見則有斷常,故又次之。斷常生於我見,能障二種無我,成煩
一切無涅槃者,以諸法平等,性本寂滅,故無涅槃及以得者。《淨名》所謂:「 然世間本生滅法,唯佛能了,如空華夢幻。以不離而離,離彼世間、心識等見,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一
5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