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8 - 唯識藏_16
P. 58

矣。  ;以之辨邪,則邪正畢見。猶鑑明則不欺於妍醜,繩設則不謬於曲直,故無不得其當  無性,即妄顯真,莫要乎此,故曰妄想無性,又曰外性無性等,皆此經之宗致也。  ,妙一切法,建立一切義,為一切法所歸趣處,皆體之謂也。  第一義心,故曰此是三世諸佛性自性第一義心。此心至中至極,如君如父,性一切心  相法,是法即心,心亦離相,離相無相,無相亦離,即此為名,法可知矣。  語心者,法也。率皆離相,方稱題旨。蓋佛是究竟果人,則究竟離相,以離相人說離  類義,謂類聚以成品也。  此法,今從別指,且自釋迦,文雖通法,亦只是心,從要總目,故曰佛語心。品者,

              其五曰方等、通乘為教相。此經舊皆以為頓大之說,殊不知多談幻相,義涉衍門  其四曰破外辨邪為用。以宗顯則智明,智明然後有用,故以之破外,則內外斯別  其三曰了妄無性為宗。宗所以顯體,苟有諸妄,體不自顯,要由自覺聖智,了妄  其二曰第一義心為體,即名所詮體。夫心義多種,今之所名,即如來藏自性清淨  今從別題,按台宗,以五重玄義申之。其一曰人法離相為名。即一切佛,人也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53   54   55   56   57   58   59   60   61   62   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