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2 - 唯識藏_16
P. 72

百八煩惱,即百八法門,數義足故云云。  又起滅句非起滅句亦分作兩句;又說句非說句下,實叉更有決定句非決定句:總加四句。  句下,實叉作有句非有句、無句非無句;又緣自聖智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,實叉開作兩句;  顯示,次第建立句,即總上問、領作百八句,顯示建立也。  有離,有亡有照,一品始終,義攝可知云云。  性有修,有真有妄,有迷有悟  ,則無上覺心所證境界,三世達道,無量度門何以加此?然其為法,則有理有事,有  與夫五法、三自性、八識、二無我,數雖廣略,義實相符,一經大旨,舉在是矣。  問也;生及與不生等,領也,亦釋也;不生句生句等,結指顯示也。總唯百八句義,  說,自覺之境界,許也。說文又二。初、以偈頌總問、領、結。文曰云何淨其念等,  字句。大慧!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問既散問,領亦趣領,本無倫次,故不可責以定數開合。至後結指,方曰我今當  今且略以示之。夫既曰自覺之境界,又曰先佛之所說,大乘諸度門,諸佛心第一  此下正宗,有請、許、說三。即文曰今以百八義,仰諮尊中上,請也。我當為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一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義,同上迷悟云云。  染淨、縛脫、逆順等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,有教有行,有因有果,有體有用,有即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而數至爾許者,亦可表對  實叉四句,句數方足。如有品句非有品  按今宋本正文,止得百單四句,於中加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67   68   69   70   71   72   73   74   75   76   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