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中身見、戒取、疑,以能成立眾生煩惱對治,故名對治依。 法,必須依此三相,故名相依。
論曰:阿娑離 論曰:阿娑離娑羅摩多耶,毗跋耶斯者修絺多, 釋曰:於正說中,由顯說別義文字,但說別義,故名翻依。如偈言: 論曰:四、翻依,此中由說別義言詞以顯別義。譬如偈言: 釋曰:於正說中,若說眾生行對治不出八萬四千,謂說四諦等。此說能除眾生因 論曰:三、對治依,此中八萬四千眾生煩惱行對治顯現; 釋曰:於正說中,若應說法相,必說三性,此三性是一切法摠相。若欲了別一切 論曰:二、相依,譬如隨所說法相中必有三性;
攝大乘論釋卷第六
離施那者僧柯履多,羅槃底菩提物多摩。
2
3
3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