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83 - 唯識藏_18
P. 283

法,由無間修及恭敬修,則成眾善,亦以品類多故。  滿修。若偏數數修及圓滿修,施、戒、修則成眾善,以品類多故。二乘有三十七品善  ,須修第三鍊磨心。  心,除此心,亦應可得。此義難思。由有此執,於得無上菩提心則退屈。為除此心故  深廣大功德,菩薩作是念:無上菩提最難可得,一剎那心所障,謂金剛心,無有生死  此堅住正意,是故修行六度不以為難。由第二鍊磨心,於方便中第二退屈心則滅不生。  盡無餘。是故不因大功用,六度易可圓滿;由六度圓滿,無上菩提自然成就。我已得  。此信及樂為正意體,由得此信樂,修行施等波羅蜜則不為難,能令究竟圓滿。  無窮功德者,信至果佛性。起三信已,於能得方便施等波羅蜜中求欲修行,故名為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釋曰:人,即凡夫及二乘。凡夫有施、戒、修三種善法,此善法或數偏修,或圓  論曰:若人與眾善法相應,  三、疑應得退屈心。為除此心故,顯第三鍊磨心。何以故?有諸菩薩思量諸佛甚  復次,菩薩有正意,謂我有能生六度心,出離貪吝等諸障,能遮諸波羅蜜障,滅
              攝大乘論釋卷第七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   278   279   280   281   282   283   284   285   286   287   2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