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8 - 唯識藏_18
P. 278
體故。若方便道,以識為相;若入見道,以真如為體。依此境界,隨聞信樂,入信樂 、無流及四界三乘道果等。如此等法,實唯有識。何以故?一切法以識為相,真如為 障垢最清淨故。 最微細障滅盡無餘故,故名究竟位。諸地乃至如來地,皆有此究竟義。 ,名修道。又事不成,名見道;事成,名修道。 退出義,名見道;觀未圓滿,有退出義,名修道。又但觀通境,名見道;備觀通別境 更數觀,名修道。又能除三乘通障,名見道;但除菩薩障,名修道。又觀未圓滿,無
釋曰:此言顯入四種位境界。云何得為四位境界?一切法,謂有為、無為、有流 論曰:一切法實唯有識,如說隨聞信樂故,如理通達故,能對治一切障故,出離 若人入此四位,緣何境界? 釋曰:究竟道有二種:一、有學究竟;二、無學究竟。此位最清淨智慧生處故, 論曰:究竟道中,謂出離障垢最清淨故。
攝大乘論釋卷第七
2
6
6
8
8